糖心Vlog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动态

高山仰止触苏大附中费孝通创新课程之名家讲坛:时玉舫院士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08 18:00:48 浏览次数: 【字体:

9月7日,苏州大学时玉舫院士应邀来到苏大附中,在报告厅为高一年级的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科研经历,以朴实的话语向大家展示了一条砥砺精研、探索不止的求知之路。

 

从默默无名的最初

他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

从土屋到实验室

用钢笔和书籍思考吧

生命揭示出自己的秘密

未知让他感到兴奋

免疫学的领域曾经又大又神秘

如今已变得越来越小

越来越熟悉

然而总有问题需要解决

也仍有挑战尚需面对

 825dfa224016404c82c543032e8dbfef.jpg

 ec082b1208f44f569864d2a6286363a9.jpg

 08e392a4a8624740b182e2fa36cad6b6.jpg

时玉舫,欧洲科学院院士,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总体组成员、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科技专项总体组成员......多年来,时院士的荣誉、着作、项目数不胜数,但是今天站在同学们的面前,他有了一个更为重要的身份——教师。

8044058b9f784db3b5d47d0a0bcfb747.jpg 

回忆起自己物质匮乏的童年,时院士单单提到了那一盏灯。那是一盏点亮在泥墙土屋之内的灯,少年在深夜合上珍爱的书,转身走进如水的夜色。阅读是时院士对这个时期的注脚,机遇会在小麦的一俯一仰中,老牛的一步一耕里悄悄降临,只有阅读,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住机遇。

海外求学的过程就像是为时院士的人生展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时院士看到了天空的广阔,国外学术研究的领先和学术环境的优越促使时院士前无仅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这种对于求知的热情使得语言不再是阻碍,时空不成其藩篱,眼前所见即心中所思。这是一段单纯而美好的日子,为了心中的学术理想和朴素情感而努力学习,这也为时院士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b71e50e4c804c4cb2679cb19aceb152.jpg 

如果说时院士童年的关键词是阅读,青年时是努力,那么从青年到现在,则是思考。时院士凭借着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扎实的学识修养,为中国免疫学领域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门。科研不是复现,而是创造。正如时院士所说,每一天醒来,要面对的问题都是不同的,这种永远面对未知的探索感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压力,但在时院士眼中,这充满了乐趣与挑战。

从一盏灯到一扇窗再到一扇门,时院士看到的世界越来越广阔;从阅读到努力再到思考,叁个简单的词语说尽了学习之玄秘,大道至简。在场的费孝通班的同学们深受触动,举手提问者络绎不绝,整场讲座在热烈的讨论声中落幕。

 苏大附中费孝通班实验项目是苏州大学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同实践的“大学+高中”拔尖人才培养项目,自2017年5月批准立项以来,始终秉承弘扬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思想,以“人文情怀,科学态度,阳光心态,国际眼光”构架课程版块,特聘阮长耿、王伟群、阎力等近20位院士、教授、专家学者为首席学术导师,着力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创造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搭建了宽广平台。通过特色培养课程、“与大师对话”研学游学活动等,让大学者走进苏附,实现以卓越教育资源成就卓越学生的教育目标。

一审:樊晓宇,二审:卢啸虎,叁审:陶刚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