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Vlog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校园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动态>校园新闻

研究引领,深化运用,融合创新 为高质量发展引领护航——苏大附中举办省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开题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1-14 09:13:12 浏览次数: 【字体:

(苏附网讯)为落实十九大报告“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的要求,推进区域教育环境的发展,苏大附中赵光义校长主持的江苏省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区域智慧教育视域下教学环境建设及其应用研究》于 2019 1 10 日开题活动如期举行,来自苏州市电教馆、工业园区教发中心和兄弟学校的五位专家参与了开题论证,本次活动由苏大附中卜祥玉副校长主持。

 

开题活动伊始,课题组成员陪同专家组参观了学校“智慧校园”环境建设的初期成果, “ E 学习中心”的教学设备、教育环境,包括 E 智慧教室、 E 智慧教研室、“ E 文印系统”、 8 E 教研室场等多处室场。专家组成员对学校的现代智慧教育环境的建设表示高度肯定与赞扬。

苏大附中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环境建设在园区有较好的基础,尤其是 2018 年得到长足发展,信息化课题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区域智慧教育视域下教学环境建设及其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和区域的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及联合教研活动的开展。课题组核心成员、苏大附中教科室陆培良主任对此课题向专家组和各位与会教师进行了详细汇报。陆主任从“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研究目标、内容与重点”,“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预期成果”,全面介绍了该课题及其前期的准备情况。该课题涵盖了“ ‘ E 学习中心’的构建研究 ”、“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实践模式研究 ”、“网络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等三大领域。陆主任强调,本课题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课堂,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教育供给、培养创新人才具 有明显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课题专家组组长、苏州市电化教育馆顾瑞华馆长指出园区的教育数字化建设在全国领先,这是园区教育的骄傲。 苏大附中《区域智慧教育视域下教学环境建设及其应用研究》课题是基于园区智慧教育视域下教学环境建设与应用,面向全体学生,重点聚焦于教育的生命线:教学应用。试图通过在园区易加互动平台、互联网 + 教育大平台的框架下,结合苏大附中特色,通过科学合理的筛选、分析、接口开放,数据打通,建设具有苏大附中特色的教学、教研等应用系统汇聚教学平台,课题组试图通过实证性研究,促进学校教学应用和教学模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差异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所以本课题选题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区域 应用推广 价值。认为课题着眼一线, 这是面向全体师生的研究,研究重心 聚焦“应用” 研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可行, 基础研究工作比较扎实。同时,顾馆长针对本课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表示,智慧教育的研究方法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法。 互联网 + 教育大平台,也就是基于园区智慧教育大平台和苏大附中特色小平台,让学生、教师、管理者、事件行为等数据伴随性累积、汇聚,成为可能,数据来描述成为可能,成为数据人,这使教育研究领域从宏观整体可以走向微观个体,实现“个性化”教与学、精准化治理、人性化服务。 此外,课题应当利用学校的优质平台形成典型案例,实现资源的丰富与共享。

 

论证专家组对课题的选题、研究目标给予充分肯定。园区教发中心科研处孙春福主任认为本课题方案设计专业性比较强,是一项技术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的实践应用型研究课题,课题突出了智慧教育新理念,将新的技术和理念融入到了教育教学管理和教研等多领域,突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境界,课题前期基础建设比较扎实,有助于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和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他诙谐地以“有趣、有用、有价值”评价该课题。同时还建议课题应加强对教育理论的深入探讨,将技术与人文充分融合,更进一步明晰思路,研究内容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加强针对性,一起取得更多成果。园区教发中心信息处赵卉老师认为,课题选题价值重要,立足实际,目标明确,既注重理论层面,也注重实践层面,研究内容具体,实用性和可行性强。同时建议“ E 学习中心”还可以增设评价系统,将信息技术全面服务教育教学工作,健全数据管理团队,争取将研究的数据管理好、使用好。星海实验中学苏建东副主任从微观角度中考地突出了改进建议,“ E 学习中心”的教学环节的细节还可以打磨,研究的目标和内容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对接。课题组核心成员肖年志主任强调,课题组应继续建设“ E 学习构建联盟”,同频共振,发展共同体,为苏州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共同助力。

卜祥玉副校长表示,本课题《区域智慧教育视域下教学环境建设及其应用研究》将在各位专家老师的鼓励与指导下不断完善方案和具体的落实措施,持续全面地开展好本课题研究。通过科学合理的筛选、分析、接口开放,数据打通,建设出具有苏大附中特色的智慧教育环境平台。

课题组主持人赵光义校长对市电化教育馆、园区教发中心、兄弟学校的指导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提出,今后的课题开展将持续深入进行研讨和改进。在任务方面,我们要做好理论导入、内涵提升、设备改良、模式研究、数据采集与运用。在路径方面,我们将深入执行“问题 - 驱动”的思路,将在行动研究实践中把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进行深度融合。我们将继续思索“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如何开展有效学习”等核心命题。学习不是单纯的模仿,学习应该包括个人的反思体悟。课题组将注意课题研究的理性定位,加强实用性与联盟性的项目建设。希望得到各位专家能一如既往地支持与关心。

 

 

在园区智慧教育的框架下,苏大附中将创新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研范式作为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通过理论架构和实践操作,充分开展教学环境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研究和区域网络教研研究,这将全面促进苏大附中智慧校园的发展,支撑引领区域智慧教育发展,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引领护航。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