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Vlog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校园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动态>校园新闻

人类认知:对于大脑的那些事——苏大附中创新课程系列讲座纪实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15 10:59:55 浏览次数: 【字体:

3 13 日下午,苏州大学附属中学的丙戌厅内,一场题为“人类认知功能的脑基础”的创新课程讲座正在进行,讲座主讲人是来自苏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刘稚颖教授。刘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从事临床心理学领域工作多年,在心理健康疏导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次讲座是她继“幸福魔方——解开幸福密码”创新课程之后第二次为同学们带来的心理学主题讲座。

 

讲座中,刘教授引导学生思考感知——什么是脑科学?天才的大脑是否不同于普通人?一问一答中,学生们了解到人类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立足于健全的认知功能。天才爱因斯坦的大脑的相关实验则揭示了大脑构造的秘密。

 

多样且直观的图片资料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诸如“请你摸摸自己的后脑勺”、“请你摸摸你的前额”的动作指令,又让学生在有温度的触摸中了解到大脑构造与功能的密切关系。

 

接着“请你握住自己的手,再去握一握同桌的手。”大脑中微小的神经元放电在这一不起眼的交流动作中被放大为“心与心的沟通”。人类大脑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前额叶,也向学生展露出自己的“真实面貌”。额极、背外侧、腹外侧、内侧和眶额皮层……刘教授将这些专业的科学名词一一细数,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生动比喻,深入浅出,讲述着认知控制在大脑高级功能应用中的重要价值。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如同一颗投在波心的石子,激起了学生心间的浪花。创新课程是苏大附中特色的校本课程之一,其既包含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计划,又体现出针对创新素质突出的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意识。就本次创新课程讲座而言,刘稚颖教授引领学生从人类认知角度出发,走进人类脑基础研究领域,在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真正获得创新意识,真正展露发展潜力。

撰稿:陈晓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