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育,智享科技,共启教育信息化新时代——2019江苏省“数字化微校园建设”现场研讨活动顺利召开
(苏附网讯)当前教育信息化逐渐迈入 2.0 新时代,智慧校园、智能教育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进一步响应十九大报告“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号召,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和《江苏省“十叁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的要求, 3 月 27 日上午, 2019 年江苏省数字化微校园建设现场研讨暨《服务于学校特色发展的数字化微校园建设研究》课题结题活动于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拉开序幕。来自江苏省教科院、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市教科院等单位的专家与课题相关实验学校的领导、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校园参观,体验与分享
活动伊始,苏大附中校长室全体成员与行政班组带领与会成员有序参观了苏大附中“ E 学习中心”的各大活动室场,亲身体验了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经验与显着成效。从“ E 教研”到“ E 辅导”,信息技术作用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 E 文印”到“ E 保障”,信息技术服务于校园生活的每一处场景。苏大附中“ E 学习中心”的建设赢得了各位专家、老师的高度认可。
专题报告,理念与思路
作为本次课题活动的一级实验学校,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介绍“数字化微校园”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赵校长在会场做了主题为“区域智慧教育视域下校本应用平台建构浅探”的报告,他从“ E 学习中心”十大典型应用场景样态入手,展示、分享了苏大附中数字化微校园建设的过程与经验。赵校长强调,苏大附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已经转化为校园常态应用、集成联盟应用,以人为本,服务于教育教学,不仅促进了师生发展,同时提升了学校文化内涵建设。
专家研讨,指导与号召
南师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海忠教授,作为省“十叁五”规划重点投资课题《服务于学校特色发展的数字化微校园建设研究》的核心成员之一,周书记对苏大附中“数字化微校园”的系统思维、整体设计、实践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江苏省教科院王国强副院长在讲话中表示,苏大附中是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先锋,对“数字化微校园”的有效探索证明了其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当前全省各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设备都在不断更新,而在实践和使用方面缺乏经验,苏大附中的思路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希望各实验学校能将教育信息化走向深入发展、有效发展,在各区域形成示范引领,不断推进全省现代化教育的发展。
联盟汇报,技术与支持
研讨会同时也邀请了苏大附中应用集成联盟的联盟单位来到现场分享他们在数字校园领域的理念和对苏大附中的信息化建设技术支撑与服务情况。通过各技术单位的介绍让与会的各位来宾对苏大附中的联盟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了解到了最新的智慧教育理念和产物。
课堂观摩,实操与展示
下午,与会人员来到了苏大附中 “贰 学习中心 ” 的智慧教研室,现场观摩了苏大附中王加福老师的一节物理课。在课堂上,智慧教室记录了课堂的每个细节,信息化技术在课堂各环节灵活、恰当运用,充分展现了良好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素养。与此同时在智慧教研室,同时对课堂全方位、多角度直播,听课老师时时研讨,研讨的发言同时被自动记录。全面实现了教研活动的网络化,智能化和可逆化。
基于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面对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服务于学校特色发展的数字化微校园建设研究》课题组和苏大附中等一大批中小学、幼儿园实验学校,都将以数字化微校园作为理念引领,立足教育,立足人本,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道路上砥砺前行。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