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建新基地 助力苏附攀高峰——苏大附中应邀参加“中华文化英语教学课程基地”建设筹备会议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10 月 16 日,“中华文化英语教学课程基地”筹备会议在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隆重举行,苏州大学附属中学赵光义校长率领教师团队参加会议。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教师研究与发展专业委员会赵宪宇理事长、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朱新福院长、顾佩娅教授和古海波老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基础教育部黄新炎总经理,苏州市英语教研员葛余健老师,园区英语教研员商叁英老师,苏州市立达中学柳莺老师等专家学者出席筹备会议。
“中华文化英语教学课程”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开发,采用《新国标英语分级阅读》作为主要教材,课程基地将设立于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赵光义校长作为项目基地负责人在会上发言。他指出,“中华文化英语教学课程”一方面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的孩子,使孩子们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传播中华文化;另一方面本课程也为教师发展提供助力,有助于打破陈旧的教学观念,激活现有教学模式,重设课程架构,对丰富高中教学具有重大意义。他表示,苏大附中在基地建设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先后承担了“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省高中校长培训基地”和“省 E 学习课程基地”等项目,对建设好“中华文化英语教学课程基地”充满信心。
随后,苏大附中课程基地项目主任薛红芳老师介绍了课程的具体发展规划。规划明确,将逐步开展以“英语话中华”为主题的苏大附中英语节,“中华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课程”的专家访谈和学术研讨等活动,通过阅读、演讲、创作和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用英语学习中华文化,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朱新福院长充分肯定了苏大附中课程基地建设对理论研究和大学生实训的重要意义。与会专家围绕“中华文化英语教学”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为课程基地建设献言献策。顾佩娅教授表示,课程践行了陶行知先生“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葛余健老师认为,课程契合《 2017 课程标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要求,建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找准学生兴趣点,确保课程落到实处。商叁英老师结合园区教育形势和高考改革趋势指出,课程符合高中英语教学需求,适合作为日常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最后,课程项目特聘专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基础教育部黄新炎总经理对会议进行总结,指出《新国标英语分级阅读》具有名家编写,编者统一,复现率高,循序渐进的特色,并对课程基地揭牌仪式等筹备工作作了安排。
《对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 作为高中教育创新的先行者,苏大附中将依托中华文化英语教学课程,努力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现代人才,为园区教育打牢根基,高原筑峰。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