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Vlog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校园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动态>校园新闻

情境课堂解诗语,名师领航共发展——记董玉叶名师工作坊第一次研修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0-14 18:00:22 浏览次数: 【字体:

为了更好地发挥名师工作坊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区域学科教育教学水平,深化语文课堂改革的全新理念,10月14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董玉叶名师工作坊第一次研修活动在苏州大学附属中学顺利开展。会议由董玉叶老师主持。教发中心师培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潘德顺,《语文教学通讯》杂志主编王建锋,苏州市吴中区青年拔尖人才、江苏省外国语学校教科室主任陈磊,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大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王玉老师出席,省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基于学科融合的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全体成员以及名师工作坊的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苏州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卜祥玉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ccb72c778b9a4448b8aa5b0a8b29a31b.jpg 

情境课堂,百花齐放

庭中顿觉书声朗,室外有文翰墨香。本次活动从“情境教学”、“任务群教学”理念出发,开展了两节鲜活生动的诗歌教学课,很好地规避了问答式课堂的传统流弊。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沉晓丽老师讲授了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创设“经典咏流传”导演工作的情境展开教学。首先用诵读来选择配音员,用选取镜头来走进文本;其次通过对比阅读来体会悼亡深情,强化文本的冲击作用;最后通过改编原词来创造新词,达到情境教学的终极目标,成效显着,目标达成度高。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汪兆满老师讲授了杜甫的《登高》,通过因声求气、以诗解诗、探究诗歌内容情感等不同路径,在浓浓的“意象法”中品鉴诗作,提升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汪老师利用大单元任务群的设计,在课前已与学生共读了杜甫的几十篇诗作,将其个人际遇与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的课堂生成可圈可点,师生互动热烈,精彩纷呈。

智慧联动,赋能教学

悠悠文脉,弦歌不辍。交流会上,卜祥玉对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于园区董玉叶名师工作坊的活动表示高度肯定。两节语文课丰富生动、有效有料,彰显了园区语文人的教育情怀与不懈追求。苏州市名教师、星海实验中学白坤峰老师表示,两位语文老师的课堂都经过精心设计,课堂呈现只是冰山一角,背后的求索与研究令人敬佩。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李敏老师表示此次活动令自己受益匪浅,两节诗歌教学课堂风格各异,各有所长:沉老师的课堂灵动激情,汪老师的学养厚重,两位老师对情境教学、大单元任务群教学都有所研究,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沉闷与乏味,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陈磊表示,通过这两节课可以看到两位老师深厚的学养、严谨的态度与崇高的理想。星海实验中学的顾秀琳老师即兴评课,独到而激情四溢,真诚而颇见功底,给与会的专家老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名师引领,助力成长

得一波灵水之厚泽,蕴一方圆融之精气。在场的名师专家对于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的活动形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只有在充分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方可促进工作坊成员做出有质量的理论研究。王玉强调任务群的理念并不是花拳绣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望,是值得研究和实践的。任务群的设计应该具有真实性,同时应该紧扣文本,希望工作坊的成员能够以此为好的开端,继续探究,继续实践,争取有成。潘德顺对工作坊成员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教师做到“四有”:有目标,志存高远;有情怀,矢志不渝;有担当,立德树人;有创新,精彩纷呈。潘德顺站得高,看得远,以一个教育家的情怀为名师工作坊指明了方向,这是我们青年老师成长的“路标”与“灯塔”。

主题讲座,教研有方

钟灵毓秀地,扬帆正当时。此次活动还邀请了《语文教学通讯》王建锋主编发表了题为“优秀语文教研论文的特质”的讲座,为在场的一线老师做了实实在在的论文指导,王建锋强调教研杂志的阅读有助于教师的理论研究,帮助教师们思考学习最前沿的教学理念,也能让教师们看到优秀同行的研究课题。此后,芦淳老师、王勤龙老师发表了自己教研的心得体会,强调了教研论文写作对专业成长的巨大帮助。最后,名师工作坊主持人董玉叶老师深情地说:我们工作坊的老师们一定秉承立德树人的宗旨,做个“四有好老师”:做个有情有义的人,展示有料有趣的课堂,写出有板有眼的文章,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

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园区语文教师教科研的风采与实力,同时促进了新课改的深层推进、更激发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让语文学习落地生根,让教学理论推陈出新,让园区教育向高质量发展!与会的老师坚信:我们一定能抓住语文的重点,化解语文的难点,聚焦语文的亮点,找到语文教学的支点,构建属于我们语文人的旖旎风景点!

 60c012daafd0428d9c0c1dc3c4eb2398.jpg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