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科学运动——记苏大附中高一费孝通班创新课程(二)
什么是健康?
现今中国人健康状况如何?
怎样拥有健康的身体?
想解开这些疑问吗?
来听苏大附中费孝通创新课程吧!
10月21日,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的王杰龙教授走进苏大附中,为高一费孝通班开展创新课程系列讲座。王教授一直以来都从事运动医学方面的研究,他以“青少年如何科学运动”为主题,带领大家了解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和科学运动方式。
科学运动,增强人民身体素质
讲座伊始,王教授引导同学们思考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健康?同学们踊跃回答,回答热烈:健康就是身体健康,吃得好、睡得好、跑得快;健康是身体和心灵双向的。王教授肯定同学们的思考并提出健康的叁要素: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处事能力好;他还引用了“运动是良药”的理论,进一步阐述了运动的重要性。
然而,当今中国普通百姓的健康水平却令人担忧,王教授通过一组数据向同学们展现了国人健康水平:全国男性肥胖人数约为4320万,女性约为4640万;糖尿病患者已逾1.1亿,5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数据令人震撼,数据背后国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让人深思。
王教授还补充说,现在中国疾病谱正在与发达国家接轨,而中国现如今有健康素养的人民比例还不到13%,国家努力在2020年将这个比例提升到20%。现在国家已经重视起学生们的体育锻炼,国务院也在2016年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纲要,其中着重提到了体医结合这一概念。
讲座中,王教授妙趣横生,特别注重与学生互动,会场气氛融洽。王教授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让在场的同学收益匪浅:合理饮食、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运动健身时要履行安全第一、全面发展、循序渐进、专门性以及个性化的原则,做好相应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可以多进行诸如跳绳、篮球、健步走、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
讲座接近尾声,王教授提醒青少年时期是体育运动的黄金时期切莫不可浪费,同学们受益匪浅,意识到在常规的课程学习之余还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费孝通班响应国家“强基计划”的号召,弘扬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文化自觉”的思想,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的现代高中生。此次讲座为费孝通班学子们开启了科学的大门,让学生得以身处中学,瞻览大学,提升了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相信同学们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