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诗词魅力 唱响文学殿堂——苏大附中高一语文组十月诗会朗诵活动圆满举办
秋蝉时鸣,木樨闻香,10月24日下午,苏州大学附属中学第六届“十月诗会”在报告厅如期举办。“向青春举杯”——诗会的主题展示出全体高一同学对诗词的热爱和对青春的颂歌。苏大附中党委书记、校长赵光义,正校级干部成素萍、副校长陶刚、张存国、王加福出席本次活动。
赵光义为本次诗会致辞。他提出,苏大附中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诗词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缩影。诵读经典诗词有利于对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的理解,有利于我们的拔节成长。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今天我们在此追忆历史,展现青春,明天,我们更要以此为契机,做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有为青年,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诗会上,每个班级都匠心独运、看点满满。高一(10)班深情朗诵了辛波斯卡的《学校的星期天》,舞台背景上尘封破败的窗帘被风轻轻吹动,诉说着金属与火药的无情。高一(10)班的同学们用青春的声音呼唤着爱与和平,略显稚嫩的朗诵在这样的情境下显得更具感染力。高一(13)班与(3)班同样选择了苏轼的名篇,也同样采取了创设情境的形式,在轻松的氛围中展现诗词的魅力。高一(3)班还原了苏轼与友人“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的窘境,凸显了苏轼旷达超逸的胸襟。而高一(13)班则是将数位诗人跨越时空共聚一堂,吟诗作对,曲水流觞。高一(4)班的《沁园春·长沙》也令人印象深刻,同学们用激情昂扬的声音带大家重温了那段峥嵘岁月,用激扬的文字为风华正茂的新时代献礼,这是滔滔江浪中跨越千年的灵魂碰撞,是历经沧桑而亘古不变的豪情壮志。高一(7)班的表演则别出心裁地运用了舞剑的形式,结合古韵悠长的汉服和现场的古筝伴奏,营造出浓浓的古风氛围,朗诵的同学慷慨激昂,赢得在场观众阵阵欢呼,将整场诗会的氛围推向高潮。
各班表演完毕后,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董玉叶老师对全部班级的朗诵节目进行了逐一点评,他用诗一般的语言,从诗歌内容、朗诵情感、朗诵形式等角度赞扬了同学们的节目,为青春喝彩。董老师对同学们的热忱鼓励就像一把火,点燃了同学们对文学的热爱,赢得了全场持续不息的掌声和欢呼。
“十月诗会”作为苏大附中一年一度的诗歌朗诵盛会,秉承苏大附中“智仁勇”校训文化,坚持以提升学生文学修养、繁荣校园文化为宗旨,以诗歌浸润生活、文学涵养人生为目的,丰富了苏大附中的校园文化内涵,构建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二课堂。
撰稿:周晓晓、夏源东
摄影:周晓晓、夏源东
后期:孙悍夫
一审一校:樊晓宇
二审二校:沉阳
叁审叁校:张存国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